黄河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来水来沙变化及其对水利水保措施的响应

被引:67
作者
穆兴民 [1 ]
巴桑赤烈 [2 ]
ZHANG Lu [3 ]
高鹏 [1 ]
王飞 [1 ]
张晓萍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3] CSIRO Land and Water GPO Box ,Canberra,ACT,Australia
关键词
降雨; 径流; 泥沙; 历时曲线;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河龙区间; 黄土高原; 黄河;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7.02.00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采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变点分析法、历时曲线法和双累积曲线法对黄河中游河口镇到龙门区间1952-2000年降水、径流和泥沙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河龙区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4.5mm,径流量53.3×108m3,输沙量7.2×108t。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区间面平均降雨量并未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而径流和输沙量均发生了显著性趋势性减少,但在这种趋势性减少过程中,上世纪90年代则表现出微弱增加。与前期相比,在消除降雨量影响后,区间径流量降低幅度一般在20%-30%,而输沙量在低频率部分(相当于汛期)减小幅度达40%,高频部分(相当于非汛期)有所增加。根据建立的区间面平均降雨量与径流量及输沙量关系分析,黄河河龙区间因人类活动的直接作用使区间径流量年均减少18.8×108m3,输沙量年均减少3.7×108t。与前期相比,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是区间径流和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水土保持的流域降水-径流统计模型及其应用 [J].
穆兴民 ;
李靖 ;
王飞 ;
王炜 .
水利学报, 2004, (05) :122-128
[2]   黄河泥沙动态分析 [J].
张学成 ;
王玲 ;
高贵成 .
泥沙研究, 2002, (01) :43-52
[3]   黄河上中游水沙变化特点分析及未来趋势展望 [J].
饶素秋 ;
霍世青 ;
薛建国 ;
张永平 ;
孙艾芳 .
泥沙研究, 2001, (02) :74-77
[4]   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对小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 [J].
穆兴民 ;
王文龙 ;
徐学选 .
水利学报, 1999, (02) :3-5
[5]   黄河中下游水沙变化趋势 [J].
齐璞 .
地理研究, 1989, (02) :74-81
[6]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的计算和讨论 [J].
汤奇成 ;
李秀云 .
自然资源, 1982, (03) :59-65
[7]  
穆兴民.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河川径流及土壤水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