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

被引:4
作者
胡乃武
刘睿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汇率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模型分析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会出现中央银行的正常基础货币增加无法满足外汇储备增加的局面,迫使央行只有通过持续发行债券来抵补国外资产与基础货币的差额,这势必会导致恶性的通货膨胀。建议中央银行适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空间,在适当时候考虑实现我国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内生货币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与中国经验事实 [J].
王洪斌 ;
董凤斌 .
经济科学, 2004, (03) :5-14
[2]   货币供给性质的重新认识——基于修正的IS-LM模型的理论思考 [J].
陈浩 ;
唐吉平 .
金融研究, 2004, (03) :49-57
[3]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及政策分析 [J].
杨胜刚 ;
刘宗华 .
世界经济, 2001, (06) :61-66
[4]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J].
王兰芳 .
南开经济研究, 2001, (03) :63-67
[5]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徐忠 ;
袁国良 ;
不详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1996, (04) :7-10
[6]  
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 ChinaQEM[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何新华等著, 2005
[7]  
国内外中央银行经济模型的开发与应用[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刘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