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市场增进功能与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

被引:40
作者
张杰
谢晓雪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国模式; 市场化改革; 政府作用; 市场增进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发展的"中国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的案例,通过修正传统经济学中的信贷均衡模型,本文尝试性地建立了考虑政府因素的市场模型,并对各国金融发展方式以及银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理解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要害是剖析政府因素和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博弈与磨合。特别重要的是,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政府参与市场形成实际上是改革逻辑的一种内生需要,由此也决定了政府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弥补市场不足和增进市场功能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无疑会挑战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与政策判断,它也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现有金融市场化理论的适用性,从而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的注意力放在探寻政府因素与其他市场因素在金融市场化改革过程的有效组合与合理兼容。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金融制度选择的经济学.[M].张杰;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开发性金融论纲.[M].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互动研究.[M].程伟[等]著;.商务印书馆.2005,
[4]  
中国与全球化.[M].黄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  
经济变迁中的金融中介与国有银行.[M].张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比较制度分析.[M].(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7]  
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M].青木昌彦等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8]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M].(美)罗纳德·I.麦金农著;周庭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9]   The new comparative economics [J].
Djankov, S ;
Glaeser, E ;
La Porta, R ;
Lopez-de-Silanes, F ;
Shleifer, A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3, 31 (04) :595-619
[10]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STIGLITZ, JE ;
WEISS, A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71 (03) :39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