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机理分析:基于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

被引:58
作者
石良平
王素云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互联网; 对外贸易; 机理分析; 结构分析; 面板数据;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8.12.004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6 ;
摘要
文章探讨在国际贸易增速放缓,互联网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的影响。文章指出互联网可以通过信息成本节约效应、溢出效应和异质性作用三个路径提升一国的对外贸易量。文章以中国31个省市2009~2016年的面板数据修正了引力模型,利用各省市互联网用户数作为代理变量,考察金融危机后互联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我国贸易的增长,且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量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文章考察了互联网对货物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样本检验了互联网对货物贸易中初级品、中间品、资本品和消费品之间的影响差异。数据表明,在货物贸易的结构分析中,互联网对消费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互联网人数每增加1%,消费品进口额则增加1. 469%,这种显著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也显示出我国消费升级与国内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9+132 +132-13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WTO视角下数字产品贸易合作机制研究——基于数字贸易发展现状及壁垒研究 [J].
伊万·沙拉法诺夫 ;
白树强 .
国际贸易问题, 2018, (02) :149-163
[3]   互联网与企业出口: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经验证据 [J].
李兵 ;
李柔 .
世界经济, 2017, 40 (07) :102-125
[4]   中国怎样迈向贸易强国:一个新的分析思路 [J].
裴长洪 ;
刘洪愧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26-43
[5]   高度联通社会中的资源重组与服务业增长 [J].
江小涓 .
经济研究, 2017, 52 (03) :4-17
[6]   互联网会提高企业进口技术复杂度吗——基于倍差匹配的经验研究 [J].
岳云嵩 ;
李兵 ;
李柔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12) :131-141
[7]   互联网、信息元与屏幕化市场——现代网络经济理论模型和应用 [J].
张永林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147-161
[8]   互联网时代的全球贸易新格局:普惠贸易趋势 [J].
王健 ;
巨程晖 .
国际贸易, 2016, (07) :4-11
[10]   互联网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基于29个省市的空间动态效应实证分析 [J].
何菊香 ;
赖世茜 ;
廖小伟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4)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