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脑梗死的疗效和炎性因子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39
作者:
黄松
[1
,2
]
机构:
[1] 三峡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2]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来源:
关键词:
阿替普酶;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D O I:
10.13417/j.gab.036.000018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清MMP-9和VEGF水平的影响。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各40例,阿替普酶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联合组在阿替普酶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情况。酶联吸附试验检测MMP-9、VEGF浓度。治疗前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6 h、24 h、7 d和14 d,联合组NIHSS评分分别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联合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7 d和14 d,联合组和阿替普酶组比较,NIHSS评分和B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的总有效率为80%,低于联合组95%(x2=4.11,p=0.04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V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和14 d后,联合组血清中的MMP-9含量明显减少且均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VEGF含量明显增加且联合组明显高于阿替普酶组(p<0.05)。阿替酶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治疗后,能明显减少MMP-9炎性因子水平,使血管内皮细胞因子水平浓度增加,保护脑细胞功能,能改善神经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