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多属性网络层次组合评价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55
作者
孙强 [1 ]
葛旭波 [1 ]
刘林 [1 ]
张义斌 [1 ]
徐欣 [2 ]
机构
[1] 国网能源研究院
[2]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熵权; 网络层次分析; 理想点排序法;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2.10.003
中图分类号
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根据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特点和基本属性,构建了基于坚强性、可靠性、高效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和互动性的智能电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开展智能电网综合评价的多属性网络层次组合评价方法和计算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主客观结合的熵权网络层次分析(analytic networkprocess,ANP)法作为权重分析方法,根据智能电网属性指标的特点,分别提出采用理想点排序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熵权–ANP组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度–熵权–ANP组合评价进行智能电网不同属性的评估。通过在案例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调整和完善智能电网的规划布局,明确智能电网发展的技术路线和重点领域,总结分析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智能电网示范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J].
张健 ;
蒲天骄 ;
王伟 ;
李敬如 ;
温卫宁 .
电网技术, 2011, 35 (06) :5-9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综合关联及多灰色模型组合建模的线损率预测 [J].
张勇军 ;
石辉 ;
翟伟芳 ;
何昌皓 .
电网技术, 2011, 35 (06) :71-76
[3]   基于熵权法与改进TOPSIS法的电力企业竞争力评价 [J].
王敬敏 ;
孙艳复 ;
康俊杰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7 (06) :61-64
[4]   中国智能输电系统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英文) [J].
孙华东 ;
王琦 ;
卜广全 ;
郭强 ;
汤涌 .
电网技术, 2010, 34 (02) :1-6
[5]   智能电网述评 [J].
余贻鑫 ;
栾文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4) :1-8
[6]   智能电网的评估指标体系 [J].
王智冬 ;
李晖 ;
李隽 ;
韩丰 .
电网技术, 2009, 33 (17) :14-18
[7]   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探讨 [J].
林宇锋 ;
钟金 ;
吴复立 .
电网技术, 2009, 33 (12) :8-14
[8]   基于ANP的配电网规划综合评判模型 [J].
胡荣 ;
周晋雅 ;
朱兰 ;
符杨 .
中国电力, 2009, 42 (04) :26-29
[9]   基于小波熵权和支持向量机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分类方法 [J].
杨健维 ;
罗国敏 ;
何正友 .
电网技术, 2007, (23) :22-26+32
[10]   基于博弈论和灰色关联度的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J].
周建国 ;
王潇炜 .
电网技术, 2007, (10) :69-7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