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

被引:51
作者
邵昶
李健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链; 波粒二象性; 量子纠缠;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7.09.001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由于对产业链特性认识不清,产业链的研究总是处于夹缝之中,依附于产业或企业的研究。正如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一样,产业链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产业组织。它的结构也不是通常的产业纵向关联形式,而是类似"玻尔原子"结构式的企业关联状态。这种特性和结构就决定了产业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整合产业链,完成产业创新和实现产业价值。解决的主要思路就是根据产业链的"波粒二象性"来调控产业链间的企业关系,促进产业链条的优化。特别是在企业之间形成"量子纠缠",推动"量子跃迁"。"量子纠缠"是为了无形"隐性知识"在产业链条中的"隐性传输","量子跃迁"是为了有形"中间产品"在产业链条间的"显性传输"。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煤电产业链纵向安排与经济规制研究.[M].于立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  
大学物理精讲精练.[M].王世范; 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  
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与信息共享的研究.[M].李刚[等]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蝴蝶效应经济学.[M].(美) 奥默罗德; 著.中信出版社.2006,
[5]  
论产业链整合.[M].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6]  
产业链纵向控制与经济规制.[M].郁义鸿;管锡展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  
企业理论.[M].杨瑞龙;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  
现代制度经济学.[M].盛洪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   发展中国家核心产业链与核心技术链的协同发展研究 [J].
洪勇 ;
苏敬勤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6) :38-45
[10]   2006年我国产业组织研究前沿综述 [J].
张其仔 ;
郭朝先 ;
汪晓春 .
经济管理, 2007, (11)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