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非能源生产要素替代弹性研究——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杨福霞 [1 ]
杨冕 [2 ]
聂华林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因果关系;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06 [能源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工业部门的能源替代研究——基于对ALLEN替代弹性模型的修正 [J].
鲁成军 ;
周端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05) :30-42
[2]   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 [J].
江泽民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3) :345-359
[3]   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动态特征 [J].
刘凤朝 ;
刘源远 ;
潘雄锋 .
资源科学, 2007, (05) :63-68
[4]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5, (06) :51-60
[5]   考虑资本-能源-劳动投入的中国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J].
郑照宁 ;
刘德顺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05) :51-54+115
[6]   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 [J].
张军 ;
章元 .
经济研究, 2003, (07) :35-43+90
[7]   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 [J].
张军 .
经济研究, 2002, (06) :3-13+93
[8]   Substitution possibilities and determinants of energy intensity for China [J].
Ma, Hengyun ;
Oxley, Les ;
Gibson, John .
ENERGY POLICY, 2009, 37 (05) :1793-1804
[9]  
Dynamic energy-demand models: a comparison[J] . Feng Yi.Energy Economics . 2000 (2)
[10]   THE CAPITAL-ENERGY COMPLEMENTARITY DEBATE REVISITED [J].
SOLOW, JL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 77 (04) :60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