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移情:新型同伴关系中的自我、他者及程序意向性

被引:20
作者
何双百 [1 ,2 ]
机构
[1]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社交机器人; 人机关系; 具身模拟; 移情; 意向性;
D O I
10.19997/j.cnki.xdcb.2022.02.02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随着媒体和技术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亲密地渗透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与非人类实体的关系纠结持续加剧,人机传播从计算机中介传播发展为人机社交传播,大量社交机器人在重塑友爱及亲密感期望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社交机器人与人类逐渐发展成"同伴"乃至朋友关系。这需要用一种不偏袒人类优势的方式来审视人与社交机器人之间的新型同伴关系,并从现象学角度对这种"连接的"关系受何驱动及其本质进行探讨,论证当我们与社交机器人互动时,除了传统意义上移情的作用,我们的行为还受到具身、诠释、它异和背景关系的调节乃至程序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从离身到具身——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 [J].
芮必峰 ;
孙爽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05) :7-17
[3]   人工智能的文化转向与全球智能话语体系的构建 [J].
施旭 ;
别君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 42 (05) :13-18
[4]   社交机器人“单向度情感”伦理风险问题刍议 [J].
王亮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 36 (01) :56-61
[5]  
社交机器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马尔科·内斯科乌, 2021
[6]  
技术与时间[M]. 译林出版社 , (法) 斯蒂格勒 (Stiegler, 2010
[7]  
Falling in love with robots: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experiencing technological alterities[J] . T?nu Viik. Paladyn, Journal of Behavioral Robotics . 2020 (1)
[8]  
Anthropomorphism in Human–Robot Co-evolution[J] . Luisa Damiano,Paul Dumouche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2018
[9]   Towards Human–Robot Affective Co-evolution Overcoming Oppositions in Constructing Emotions and Empathy [J].
Luisa Damiano ;
Paul Dumouchel ;
Hagen Lehman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 2015, 7 :7-18
[10]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empathy[J] . Minoru Asada. Neuroscience Research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