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转移、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来自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经验证据

被引:52
作者
石水平
机构
[1]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关键词
控制权转移; 超控制权; 高管变更; 大股东利益侵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76.6 [公司];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壳"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上市公司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对象,但控制权争夺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屡见不鲜。传统的支持和掏空理论认为这是"两权分离"下的代理成本令大股东有意侵占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但这难以解释中国的现象。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相互关系是剖析股东行为,研究公司治理的核心。本文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的超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研究表明,(1)控制权转移后的董事变更比例、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比例和控股股东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比例与大股东利益侵占都显著呈正相关;(2)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正相关;(3)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负相关;(4)大股东利益侵占与控股股东的超控制权呈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国有控制权转移、终极控制人变更与公司业绩 [J].
白云霞 ;
吴联生 .
金融研究, 2008, (06) :130-143
[2]   收购人层级与收购后上市公司长期绩效 [J].
邓淑芳 ;
姚正春 ;
李志文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6) :55-60+103
[3]   股权比例、大股东“掏空”策略与全流通 [J].
黄志忠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1) :58-65
[4]   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J].
徐莉萍 ;
辛宇 ;
陈工孟 .
经济研究, 2006, (01) :90-100
[5]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夏立军 ;
方轶强 .
经济研究, 2005, (05) :40-51
[6]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实证分析 [J].
江伟 .
经济科学, 2005, (02) :77-85
[7]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 [J].
刘峰 ;
贺建刚 ;
魏明海 .
管理世界, 2004, (08) :102-110+118
[8]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 [J].
苏启林 ;
朱文 .
经济研究, 2003, (08) :36-45+91
[9]   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 [J].
刘芍佳 ;
孙霈 ;
刘乃全 .
经济研究, 2003, (04) :51-62+93
[10]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度实证分析 [J].
唐宗明 ;
蒋位 .
经济研究, 2002, (04) :44-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