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借鉴

被引:11
作者
贺晓英
李世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保护方法; 比较; 美国; 借鉴;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1.01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美国农地保护方法及其对中国的借鉴。研究方法: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农地保护政策存在不足。美国农地保护的启示:(1)农地保护目标应包括保证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发展、环境、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数量、质量、生态的综合保护;(2)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地保护组织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地的保护和保持;(3)完善法规调控体系,改革政府参与方式,减少土地套利,完善市场配套设施、引入市场激励机制,根据地区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实行差异化方法。研究结论:美国农地保护目标、管理体系及具体方法等对中国有借鉴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调整我国“耕地动态平衡”概念、做法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J].
侯东民 ;
段成荣 ;
王美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0, (10) :60-65
[2]   中国农地保护及其制度研究 [J].
曲福田 ;
冯淑怡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3) :113-118
[3]  
Farmland Retention Techniques: Property Rights Implications and Comparative Evaluation[J] . Joshua M. Duke,Lori Lynch.Land Economics . 2006 (2)
[4]  
The economics of agricultural land preservation. Gardner, B. D.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