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到集体记忆:视觉修辞视域下的公共空间研究——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

被引:5
作者
朱玉芹 [1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视觉修辞; 空间叙事; 集体记忆; 视觉景观; 意义编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K878.4-28 [];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060107 ;
摘要
公共空间中的符号具有强烈的叙事意义,编码后在象征行为层面承载丰富内涵,在视觉表达层面具有庞大的意义体系。随着空间文本被视觉修辞学所关注,空间叙事和结构符码呈现出全新意涵与认知内容,公共空间被打造为体验式、沉浸式的视觉文化景观。本文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对空间叙事与结构的视觉符码分析和视觉修辞分析,通过视觉图景打造与认知路径重构、空间生产与视觉修辞实践、语图互文的跨时空叙事与视觉阐释三个维度,对当代公共空间的视觉阐释机制进行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媒介·空间·事件:观看的“语法”与视觉修辞方法 [J].
刘涛 .
南京社会科学, 2017, (09) :100-109
[2]   叙述历史的空间——叙事手法在名城保护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J].
肖竞 ;
曹珂 .
规划师, 2013, (12) :98-103
[3]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美) 马斯汀; 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4]  
城市意象.[M].(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