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村妇女就业及其影响因素——以广东省为基础的研究

被引:47
作者
孙良媛 [1 ]
李琴 [2 ]
林相森 [3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2] 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妇女; 就业;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7.01.010
中图分类号
D442.6 [妇女工作];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采用2005年针对珠三角地区农村失地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基于Mad-dala处理效果模型,分析了影响失地妇女就业以及是否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教育和培训都可以提高失地女性的就业水平。二者之中,培训对提高就业率的贡献程度最大,远高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贡献;家庭收入不能显著改变失地女性的就业状况,增加或减少家庭收入对她们是否参加工作影响很小。因此,整体而言,失地女性的失业问题不是她们不想工作,也不是家庭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自主分工的结果,而很可能是城镇化政策的"副产品"之一,是在原本城镇失业现象就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女性从土地上退出,却无法成功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所致。所以,鼓励失地女性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就是可供选择的政策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非农化过程中农村妇女的职业选择 [J].
赵佳维 .
理论观察, 2005, (01) :41-42
[2]   离土还是离乡?——中国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和职业流动的关系分析 [J].
朱农 .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01) :53-63
[3]   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 [J].
金一虹 .
社会学研究, 1998, (05) :10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