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国资精细化分类改革的对策思考

被引:2
作者
施春来
机构
[1]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国资分类; 战略监管; 监管者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之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国资改革20条",至今已有20个省份提出地方版的国资改革方案,其中最具共同之处就是国企功能性三种分类(竞争性、公共基础性、功能性)。就本轮管资本为主的地方国资深化改革而言,单纯就国资、国企进行功能性分类并由此引申出的相关的改革举措,并没有触及管资本的核心要求,首先应该在分类上采用国企资本属性分类:国家独资类、国家控股类、国家参股类,才可以形成国资与国企共同的度量依据,实现地方国资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的监管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国资委直接持股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J].
顾功耘 ;
胡改蓉 .
上海国资, 2012, (09) :26-28
[2]   国企监控模式再造动力研究 [J].
刘震伟 .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0 (04) :10-15
[3]  
省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探讨[J]. 杨亚达,徐虹.改革. 200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