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贫困影响评价——以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为例
被引:15
作者
:
张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张浩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来源
:
学海
|
2015年
/ 06期
关键词
:
草原生态;
补奖机制;
贫困影响评价;
D O I
: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5.06.010
中图分类号
: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1203 ;
0202 ;
090503 ;
0909 ;
摘要
:
本文基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调研资料,尝试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进行贫困影响评价。草原补奖政策对草原生态恢复、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虽然导致大量牧户收入下降,却也提高和保障了低收入牧户的收入水平,有助于减少贫困户数量、缩小牧区贫富差距;相关配套扶持政策不足使得部分因禁牧离开草场转产转业的牧户面临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政策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也使得牧民在进行生计安排时面临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张晓静.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
[2]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应——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路冠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永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7)
:29
-32
[3]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包扫都必力格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
(06)
:10
-11
[4]
内蒙古地区草畜平衡奖励政策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晨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霞
.
中国草地学报,
2015,
37
(02)
:1
-6
[5]
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生态效果评价方法
[J].
张新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张新跃
;
唐川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唐川江
;
张绪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张绪校
;
周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周俗
;
鲁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鲁岩
.
草业与畜牧,
2015,
(01)
:31
-34+50
[6]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基于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晨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霞
.
草业科学,
2015,
32
(02)
:287
-293
[7]
发展中的贫困与贫困影响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晓毅
;
张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浩
;
占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占少华
;
荀丽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荀丽丽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1)
:79
-85
[8]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玉新
;
魏同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魏同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靳乐山
.
资源科学,
2014,
36
(11)
:2442
-2450
[9]
典型草原牧区“生态奖补”政策落实及牧户偏好研究
[J].
谭仲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谭仲春
;
张巧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巧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淑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洁晴
;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伟
.
生态经济,
2014,
30
(10)
:145
-149+159
[10]
贫困陷阱与精英捕获:气候变化影响下内蒙古牧区的贫富分化
[J].
张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张倩
.
学海,
2014,
(05)
:132
-142
←
1
2
3
→
共 23 条
[1]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区贫困的影响研究.[D].张晓静.北京林业大学.2008, 12
[2]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效应——基于政治社会学视角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路冠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永功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5,
(07)
:29
-32
[3]
牧户对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满意度的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包扫都必力格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
(06)
:10
-11
[4]
内蒙古地区草畜平衡奖励政策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晨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霞
.
中国草地学报,
2015,
37
(02)
:1
-6
[5]
四川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草原监测与生态效果评价方法
[J].
张新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张新跃
;
唐川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唐川江
;
张绪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张绪校
;
周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周俗
;
鲁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草原工作总站
鲁岩
.
草业与畜牧,
2015,
(01)
:31
-34+50
[6]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基于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爽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晨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霞
.
草业科学,
2015,
32
(02)
:287
-293
[7]
发展中的贫困与贫困影响评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晓毅
;
张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浩
;
占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占少华
;
荀丽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荀丽丽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1)
:79
-85
[8]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玉新
;
魏同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魏同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靳乐山
.
资源科学,
2014,
36
(11)
:2442
-2450
[9]
典型草原牧区“生态奖补”政策落实及牧户偏好研究
[J].
谭仲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谭仲春
;
张巧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巧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淑豪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洁晴
;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伟
.
生态经济,
2014,
30
(10)
:145
-149+159
[10]
贫困陷阱与精英捕获:气候变化影响下内蒙古牧区的贫富分化
[J].
张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
张倩
.
学海,
2014,
(05)
:132
-14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