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金融化转型”是如何发生的?——解释金融化转型机制的四种研究视角

被引:7
作者
马慎萧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本主义; 金融化转型; 积累体制; 金融资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资本主义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现象,其本质是金融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全面的控制,其核心在于资本积累体制的转型,亦即资本主义积累结构发生系统性的金融化转型。解释这种转型机制的研究视角有四种,即生产停滞与金融化转型的因果关系视角、资本主义转向金融化模式的积累体制视角、金融资本全面控制生产过程的资本权力视角、金融化转型路径的经济部门视角。前两种视角分别从经济现象和经济体制入手,重于对金融化各因素的全面分析及其相关关系的讨论,却都疏于分析中间环节背后的资本关系;传统马克思主义分析即资本权力视角的分析善于揭示问题本质和构建理论框架,经济部门视角对金融化微观转型机制的细节分析进行了关键的补充,两种视角相结合对资本主义解释金融化转型机制提供了完整的分析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金融资本、职能资本与资本主义的金融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美国的现实 [J].
赵峰 ;
马慎萧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5, (02) :33-41+158
[2]   新自由主义与金融化 [J].
张晨 ;
马慎萧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4, 5 (04) :86-103
[3]   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 [J].
大卫·科茨 ;
孙来斌 ;
李轶 .
国外理论动态, 2011, (11) :5-14
[4]  
漫长的20世纪[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意) 阿瑞基 (Arrighi, 2010
[5]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国际金融危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李其庆, 2009
[6]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2004
[7]  
金融资本[M]. 商务印书馆[德]希法亭(Hilferding,Rudolf) 著, 1994
[8]  
Age of Greed: The Triumph of Finance and the Decline of America, 1970 to the Present[J] . Greta R. Krippner. &nbspContemporary Sociology: A Journal of Reviews . 2012 (5)
[9]   The Financial Power Elite [J].
Foster, John Bellamy ;
Holleman, Hannah .
MONTHLY REVIEW-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 2010, 62 (01) :1-19
[10]  
Financial systems, corporate control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J] . Michel Aglietta,Regis Breton. &nbspEconomy and Society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