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低碳经济背景下缓解能源约束途径
被引:2
作者
:
李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李影
[
1
,
2
]
机构
:
[1]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2]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
:
经济问题
|
2011年
/ 11期
关键词
:
低碳经济;
能源约束;
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进步;
贸易升级;
D O I
:
10.16011/j.cnki.jjwt.2011.11.004
中图分类号
:
F206 [能源管理];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20201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过去那种依靠能源和环境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如何控制和减少中国碳排放、探索影响能源约束的因素、寻求缓解能源约束的途径已势在必行。通过构建模型对中国能源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确保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升产业层次、改进能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能源贸易结构来缓解我国的能源约束,实现低碳经济背景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能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能源“尾效”的计量检验
[J].
李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李影
;
沈坤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沈坤荣
.
经济问题,
2010,
(07)
:16
-20
[2]
中国煤炭价格的ARIMA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测分析
[J].
张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欢
;
蒋佐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蒋佐斌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7)
:102
-105
[3]
产业发展与能源的协调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麻林巍
;
潘克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潘克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峰
;
朱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能源业务部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朱宁
;
黄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能源业务部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黄峰
.
中国能源,
2006,
(10)
:5
-11
[4]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协调发展
[J].
刘满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刘满平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2)
:24
-27
[5]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J].
路正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理工大学
路正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2)
:53
-55
[6]
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J].
史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市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1999,
(11)
:38
-43
[7]
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容洞谷
.
经济研究,
1980,
(06)
:49
-55
[8]
能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吴巧生, 2009
←
1
→
共 8 条
[1]
能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能源“尾效”的计量检验
[J].
李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李影
;
沈坤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沈坤荣
.
经济问题,
2010,
(07)
:16
-20
[2]
中国煤炭价格的ARIMA模型的建立及其预测分析
[J].
张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张欢
;
蒋佐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蒋佐斌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7)
:102
-105
[3]
产业发展与能源的协调问题研究—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麻林巍
;
潘克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潘克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峰
;
朱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能源业务部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朱宁
;
黄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能源业务部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黄峰
.
中国能源,
2006,
(10)
:5
-11
[4]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协调发展
[J].
刘满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刘满平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2)
:24
-27
[5]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J].
路正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理工大学
路正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2)
:53
-55
[6]
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J].
史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市
史丹
.
中国工业经济,
1999,
(11)
:38
-43
[7]
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容洞谷
.
经济研究,
1980,
(06)
:49
-55
[8]
能源约束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吴巧生, 200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