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21
作者
张发林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全球金融治理; 网状治理结构; 体制复合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 [世界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促进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从组织结构而言,当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由核心机构"二十国集团"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另有布雷顿森林机构、主要国家和地区、相关政府间组织、相关非政府间组织、边缘国家和地区、其他非政府行为体共七类不同行为主体,构成了复杂的全球金融治理网状结构。从规则体制而言,当前体系是由银行、证券、保险、会计等不同领域组成的体制复合体。当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是一个介于正式国际机制和完全非正式制度安排之间的半正式体系。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目前还存在一系列困境如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现象,基于"二十国集团"的半正式关系依然无法将碎片化的金融治理体系黏合起来,建立在"小规模多边主义"基础上的网状结构和体制复合体缺乏国际合法性,以及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有效性不足,等等。因此,对当前全球金融治理体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85+4 +4-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的全球金融抱负:小多边框架 [J].
寺田贵 ;
王雅琦 .
国际经济评论, 2014, (01) :166-168
[2]   IMF改革困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J].
崔建军 ;
常天 .
当代经济科学, 2013, 35 (03) :23-27+124
[3]  
Roles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Lessons from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J]. James H LENZER JR,Simon Xiaobin ZHAO.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2(03)
[4]   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五国案例分析 [J].
黄梅波 ;
范修礼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2) :10-16
[5]   集体行动困境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基于全球公共产品的视角 [J].
杜朝运 ;
叶芳 .
国际金融研究, 2010, (10) :21-26
[6]   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 [J].
任东来 .
国际问题研究, 2000, (06) :49-54
[7]  
世界事务中的治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扬 (Young, 2007
[8]  
多边主义[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鲁杰(JohnG.Ruggie)主编, 2003
[9]  
权力与相互依赖[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 2002
[10]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美]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