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困境的解除

被引:35
作者
高晓红
机构
[1] 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西安,
关键词
路径依赖; 低效率均衡; 成本递延; 存款支撑; 市场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 [金融组织、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由于目前特殊的市场条件及政府特意的制度安排 ,导致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效率损失 ,而同时各利益相关方又处于一种利益均衡状态。从而使改革陷入一种胶着状态。低效率的根源在于国家借银行信用实现对改革成本的时期转换和挂帐递延 ,而维持这一低效率均衡状态的现实机制是存款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外资银行的进入打破了这一基础 ,外部新变量的引入打破了原有的均衡 ,由此自然引发国有商业银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 ,市场改革引致产权改革 ,产权改革又进一步促进市场调整。在这一调整过程中 ,绕过目前改革困境的一种可行的选择是“以国债换坏帐” ,实现不良资产公共债务的本质复归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加入WTO与中小商业银行的对策 [J].
段明 .
金融研究, 2000, (02) :16-19
[2]   加入WTO对中国银行业和金融调控的影响及对策 [J].
钱小安 .
金融研究, 2000, (02) :8-15
[3]   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J].
于良春 ;
鞠源 .
经济研究, 1999, (08) :48-57
[4]   论“国家综合负债”——兼论如何处理银行不良资产 [J].
樊纲 .
经济研究, 1999, (05) :13-19
[5]   金融抑制对中国企业融资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9, (02) :15-22
[6]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 [J].
刘海虹 .
财贸经济, 1999, (01) :42-47
[7]   存款人的金融风险意识与银行业的退出制度——对300户城乡居民、157户银行职员的问卷调查及其思考 [J].
中国人民银行怀化分行课题组 .
金融经济, 1998, (09) :3-6
[8]  
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M].(美)尼古拉斯·R.拉迪(N.R.Lardy)著;隆国强等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9]  
国有银企改革协调发展与债务重组.[M].江其务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0]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研究.[M].黄铁军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