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贾世杰
王辉
张新广
张秀彬
徐志强
机构
[1] 河北省沧州市南大港医院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 hs-CRP; IL-1β; TNF-α; 缺血再灌注损伤;
D O I
10.15887/j.cnki.13-1389/r.2015.07.029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且具有溶栓适应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入脑卒中单元溶栓急诊路径管理,排除禁忌证后,给予阿替普酶50m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开始后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规范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合剂—血府逐瘀汤组方,2组均治疗2周。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入院溶栓前及溶栓后24h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检测患者hs-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溶栓治疗前,2组患者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进一步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缺血后再灌注损伤造成的血清炎性因子反应失衡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改良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动物模型的效果观察 [J].
孙长青 ;
贺玮 ;
李伟光 ;
李志慧 ;
张成岗 .
山东医药, 2014, 54 (28) :24-26
[2]   益气活血化痰法辅助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效果 [J].
陈松林 ;
徐文明 ;
姚璐 ;
刘小云 .
广东医学, 2013, 34 (14) :2258-2260
[3]   激动GHB受体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J].
杨其侠 ;
秦浩 ;
郝伟 ;
贺大伟 ;
谷淑玲 .
山东医药, 2013, (04) :14-16
[4]   神经细胞凋亡与脑缺血疾病 [J].
宋修云 ;
胡金凤 ;
陈乃宏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2012, (03) :307-310
[5]   脑缺血机制再认识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 [J].
崔庆宏 ;
陈慧 ;
张拥波 ;
李继梅 ;
王得新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2, (01) :102-104
[6]   脑梗死与炎症反应关系研究进展 [J].
张梅 ;
田英 ;
刘翠萍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5) :1946-1948
[7]   脑缺血后适应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J].
张川荛 ;
李树清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 (05) :1025-1028
[8]   中药组方粉剂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裴华 ;
徐民岗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9 (03) :301-303
[9]   丹参酮ⅡA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及GFAP表达的影响 [J].
陈卫银 ;
孙承铭 ;
王会民 ;
朱观祥 ;
祝彼得 ;
马岱朝 ;
刘福友 .
山东医药, 2011, (08) :35-37
[10]   细胞因子与缺血性脑卒中附视频 [J].
张其梅 ;
夏杰 ;
彭玉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9) :73-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