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用途管制的不同方式

被引:27
作者
黄贤金
王静
濮励杰
刘咏莲
彭补拙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北京,,北京,,南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北京,,南京,,南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开放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区域土地用途管制; 直接管制; 税费制度; 产权安排;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在分别介绍及比较分析区域土地用途管制3种主要方式(直接管制、税费制度、产权安排)实施效果的基础上,认为将不同的管制方式结合起来实施将起到更为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效果.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税费制度、产权安排等管制方式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提出了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的建议,具体是:(1)通过制定区域土地用途管制的等级差异,构建区域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建立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预评价制度,完善"占一补一"制度,建立农业用地休耕制度,进一步增强直接管制决策的科学性;(2)重塑推进区域土地用途管制的产权制度,主要是:根据区域土地用途管制的目的和规则,分别确定不同土地用途类型区土地的权能结构,实现农地产权尤其是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实施土地产权时效条款,设立可转移的发展权和许可证制度;(3)完善区域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运行的经济约束机制,即将土地占用的外部性成本纳入地价体系,科学实施土地税收制度,建立健全区域农业用地市场流转机制,建立土地交易监视区制度以及加强区域土地用途管制实施的成本-效益分析;(4)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增强区域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实施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1 / 4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美国俄勒冈州的可持续发展 [J].
鞠正山 ;
罗明 .
国土资源, 2002, (03) :52-53
[2]   美国的湿地保护和立法 [J].
王梅 .
国土资源, 2002, (02) :48-49
[3]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体系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J].
濮励杰 ;
黄贤金 ;
彭补拙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757-765
[4]   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 [J].
黄贤金 ;
尼克·哈瑞柯 ;
鲁尔特·卢本 ;
曲福田 .
江海学刊, 2001, (02) :9-15
[5]   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 [J].
张安录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2) :20-25
[6]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张帆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  
微观经济学.[M].(美)平狄克(RobertS.Pindyck);(美)鲁宾费尔德(DanielL.Rubinfeld)著;张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8]  
中国土地制度研究.[M].曲福田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