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的微观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双元性理论的视角

被引:18
作者
赵付春 [1 ]
焦豪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实现机制; 双元性理论; 核心企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产业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仍缺乏一套较好的可供政策制订参考的理论框架和方案。基于Coleman的微观—宏观关系模型,尝试将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关联与对接,试图构建一个产业升级的跨层次模型,从而揭示产业升级的微观实现机制。具体而言,从双元性理论视角,强调产业升级是一个兼顾对现有产业的开发式创新和对新型产业的探索式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中的核心企业需要具备双元性的战略思维和能力,即通过流程、产品升级开发当前产业环节潜力,通过功能和链条升级探索新的产业环节与产业链两方面平衡的能力,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和持续竞争优势。最后,对模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双元性理论和概念的批判性回顾与未来研究展望 [J].
凌鸿 ;
赵付春 ;
邓少军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0, 32 (01) :25-33
[2]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 [J].
王发明 .
经济管理, 2009, 31 (11) :55-61
[3]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企业升级研究——基于企业技术能力视角 [J].
包玉泽 ;
谭力文 ;
刘林青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04) :37-43
[4]   双元型组织构建研究前沿探析 [J].
周俊 ;
薛求知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31 (01) :50-57
[5]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J].
张向阳 ;
朱有为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 (05) :21-27
[6]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 [J].
张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38-46
[7]  
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 王齐.山东大学. 2005
[8]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马传栋著, 2002
[9]  
产业结构:上海的抉择和优化[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杨公朴著, 2001
[10]  
The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J] . Cristina B. Gibson,Julian Birkinshaw.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