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业Ⅰ农户与雇主雇佣生产合约的模型及实证分析

被引:3
作者
廖雅珍 [1 ,2 ]
廖添土 [3 ]
机构
[1] 龙岩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2] 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3]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雇佣劳动力; 多任务委托代理; 兼业Ⅰ农户; 互惠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5 [农村雇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优化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对激励强度,假设任务2的分享系数不变,建立农业雇佣生产合约模型,分析影响兼业Ⅰ农户(雇工)与雇主达成固定工资合约的因素。研究表明固定工资合约与任务1可观测性、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呈负相关,与任务1比重正相关,与两项任务替代弹性关系不确定。利用"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发现在村落社会中互惠性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农村土地雇佣生产合约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J].
王颜齐 ;
郭翔宇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05) :147-151
[2]   农户兼业问题研究的理论发展回顾与述评 [J].
罗芳 ;
邓高燕 .
浙江农业学报, 2011, 23 (01) :188-194
[3]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户农户调查 [J].
周婧 ;
杨庆媛 ;
信桂新 ;
冯应斌 ;
戴佩淇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67-1779
[4]   对家庭农场中新型雇佣制度的思考 [J].
郭亚萍 ;
罗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1) :37-40
[5]   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分析——基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 [J].
梁流涛 ;
曲福田 ;
诸培新 ;
马凯 .
资源科学, 2008, (10) :1525-1532
[7]   雇佣劳动与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J].
赵入坤 .
江海学刊, 2007, (05) :171-176+239
[8]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2006, (07) :83-91
[9]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中激励机制优化设计 [J].
田盈 ;
蒲勇健 .
管理工程学报, 2006, (01) :24-26
[10]   雇工自营制与农户行为效率分析——以湖南省邵阳地区为例 [J].
石弘华 ;
杨英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8)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