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大转型

被引:49
作者
毛丹
机构
[1]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村庄; 社会变迁; 农村; 转型;
D O I
10.14167/j.zjss.2008.10.001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中国的村庄是有实质性意义的农村社会单位;因此,村庄的30年转型集中呈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过程、特征与问题。本文把中国农村30年的变迁放在村庄与市场、与国家、与城市社会三大关系转变中加以考察,认为村庄正在经历从农业共同体到城乡社区衔接带之弱质自治社区的大转型;其主要涵义是指:(1)经济共同体转型——基于农业和农民半市场化、半受非市场化保护的政策环境,以及双层经营而农户经营实际上更受政策支持的经营环境,村庄从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大队,转向具有不确定性的社区经济共同体。(2)治理共同体转型——基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安排和地方性实践突破,村庄从国家的基层治理单位,转向国家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单位,乡土性公共领域得到初步生长。(3)村庄作为农民社区的转型——从传统农业社区开始转向城乡社区衔接带的弱质端。而中国村庄是否有前途,既取决于国家、市场、城市对农村的态度,也取决于农村和农民对国家、市场、城市的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3+125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小农理论范畴的动态历史考察 [J].
张新光 .
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1) :88-96
[3]   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 [J].
毛丹 ;
王燕锋 .
社会学研究, 2006, (06) :45-73+244
[4]   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 [J].
段娟 ;
文余源 ;
鲁奇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4) :118-128
[5]  
Disputing the geopolitics of the states system and global capitalism.[J].Adam David Morton.Cambridg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007, 4
[6]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M].宋洪远主; 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  
大转型.[M].(英) 波兰尼;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9]  
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M].毛丹;任强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  
国家的视角.[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