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莎
机构
[1] 江油市九〇三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丁苯酞; 脑梗死;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血流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120例就诊于我院的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常规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前常规组、研究组C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后常规组、研究组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CSS评分下降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治疗前常规组、研究组血清MDA、CAT、SO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后常规组、研究组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血清MDA下降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治疗3周后常规组、研究组血清CAT、SOD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但是研究组血清CAT、SOD上升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治疗前常规组、研究组血清NGF、NSE、NT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3周后常规组、研究组血清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是研究组血清NSE下降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治疗3周后常规组、研究组血清NGF、NT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但是研究组血清NGF、NTF上升水平较常规组更显著;两组治疗前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上升,搏动指数下降,但是研究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上升程度显著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搏动指数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 :丁苯酞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脑部血液流动学水平及神经营养相关因子分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修复受损神经功能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舒血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 丁志刚,王青松,周佩洋,张贵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7 (02)
[2]  
依达拉奉联合丹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边丽丽,谷小芳,刘芳,刘艳青,陈志彦.医学临床研究. 2017 (03)
[4]   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血清SOD,CAT和GSH-Px及MDA的影响 [J].
宫健伟 ;
孙喜灵 ;
王超云 ;
叶蕾 .
时珍国医国药, 2017, 28 (01) :46-47
[5]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郑峥 ;
陈兴泳 ;
程琼 ;
李永坤 ;
刘君鹏 ;
汪银洲 .
中国全科医学, 2016, 19 (03) :322-326
[6]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DA及SOD的影响 [J].
左彦方 .
临床医学, 2015, (09) :15-16
[7]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J].
曹苏玲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7) :119-121
[8]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高星乐 ;
陈力宇 ;
孙乐球 ;
李笑蓉 ;
郑国庆 .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31 (16) :1569-1571
[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SOD、MDA水平的影响 [J].
郑慧芬 ;
宗惠花 ;
俞燕 ;
赵彦平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 (17) :18-21
[10]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DA、SOD的影响 [J].
任新光 ;
李昕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2013, (03)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