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配置市场化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的体制创新

被引:31
作者
王曙光
郭凯
机构
[1]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要素配置市场化; 区域壁垒; 行业壁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市场机制的健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而要素配置市场化是从供给侧打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途径。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要素市场应从促进行业转移、加强区域联系以及实现全行业均衡发展这三个层面进行深刻的市场化改革。在制度层面,要素配置市场化的系统化制度保障应包含保持竞争中性、完善交易体制、健全产权制度、促进行业开放以及激活民间资本等五个核心要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再探讨 [J].
常修泽 .
改革与战略, 2020, 36 (09) :1-12
[2]   全球化视角下的双循环战略 [J].
王曙光 ;
王丹莉 .
新疆农垦经济, 2020, (09) :1-8
[3]   西部大开发的制度创新研究 [J].
郭凯 .
农村金融研究, 2020, (07) :10-15
[4]   论产权制度、要素市场与高质量发展 [J].
卢现祥 .
经济纵横, 2020, (01) :65-73+2
[5]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J].
刘翔峰 ;
刘强 .
宏观经济研究, 2019, (12) :34-47+166
[6]   完善我国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J].
郭琎 ;
王磊 .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08) :18-24
[7]   论竞争中性原则与金融高质量发展 [J].
王曙光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19, (10) :20-27
[8]   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主要障碍与改革对策 [J].
刘志成 .
经济纵横, 2019, (03) :93-101
[9]   科技进步的举国体制及其转型:新中国工业史的启示 [J].
王曙光 ;
王丹莉 .
经济研究参考, 2018, (26) :3-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