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遗产视角的陵墓遗址旅游开发——以乾陵、西夏王陵和明十三陵为例

被引:25
作者
张建忠 [1 ,2 ]
孙根年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晋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11.028
中图分类号
K878.8 [陵墓、墓葬];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120203 ;
摘要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是为了获得某种高峰体验。作为体验时代的遗产旅游,是遗产保护、利用和遗产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遗产文化内涵的展示不够,体验性严重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遗产文化内涵"活化","可视化",能够体现文化遗产的历史静态性和历史动态性的结合。以唐文化为特色的乾陵遗产要突出唐文化,展示唐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盛况;以"党项风情,神秘西夏"的西夏文化为主的西夏陵活化的过程就是丰富和活化西夏王陵遗址旅游产品;以明文化特色的十三陵陵墓建筑要体现明代汉族礼教、皇室文化和堪舆文化,展示明代陵寝建筑和雕塑等有形的历史遗产文化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1937 / 19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历史文化名城要形神兼备有声有韵.[N].张俊梅;.中国文物报.2007,
[2]  
旅游体验研究.[M].谢彦君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旅游文化.[M].张文祥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   Staged authenticity and heritage tourism [J].
Chhabra, D ;
Healy, R ;
Sills, E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 (03) :702-719
[5]   Clarifying heritage tourism [J].
Poria, Y ;
Butler, R ;
Airey, D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 28 (04) :1047-1049
[6]   遗产活化: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之路 [J].
喻学才 .
建筑与文化, 2010, (05) :16-20
[7]   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创新设计的意象视角初探 [J].
庄志民 .
旅游学刊, 2010, 25 (05) :5-6
[8]   遗产活化论 [J].
喻学才 .
旅游学刊, 2010, 25 (04) :6-7
[9]   文化学习与体验: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核心诉求 [J].
张宏梅 .
旅游学刊, 2010, 25 (04) :10-10
[10]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 [J].
董亚娟 ;
马耀峰 ;
孙根年 .
商业研究, 2009, (09)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