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质”大国的理论框架及其经济学界定——基本逻辑、测算模型和对中国的分析

被引:13
作者
曾铮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不均质”大国; 理论框架; 经济学界定; 中国经验;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8.06.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在回顾了相关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理论范式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文章借鉴物理学中对物体"质"、"质点"和"质心"的研究,构建了"不均质"经济体的基本经济学表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不均质"大国分析的基本经济学逻辑,并设计了经验测算方法。之后,本文按照以上的理论框架,对中国1997—2005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在基本经济层面上离散程度较高,具有"不均质"大国的典型特征。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并提出了"不均质"大国研究范式进一步扩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M].肖红叶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  
现代区域经济学.[M].魏后凯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  
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南与习题集.[M].(美)伦纳德J.卡茨米尔(LeonardJ.Kazmier)著;谢群;程程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  
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M].肖红叶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邓翔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  
中国市场化指数.[M].樊纲;王小鲁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  
区域经济学导论.[M].(美)胡佛(Hoover;E.M.)著;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90,
[8]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M].(德)约翰·冯·杜能(JohannHeinrichvonThunen)著;吴衡康译;.商务印书馆.1986,
[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D].刘永呈.湖南大学.2005, 07
[10]   有关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及研发投资理论的述评 [J].
张亚斌 ;
曾铮 .
经济评论, 2005, (06) :64-6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