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

被引:101
作者
裴平
熊鹏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积极”货币政策; 股票市场“漏斗”; 银行体系“黑洞”; “渗漏”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通过对 5年多来我国“积极”货币政策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的研究 ,本文认为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有大量货币不是被传导并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 ,而是“渗漏”到股票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 ,其效应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公众心理预期变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渗漏”效应产生的最直接、甚至是最重要的原因 ,它们交织在一起 ,共同驱动货币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大量“渗漏” ,导致严重的“渗漏”效应。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必须有效抑制“渗漏”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91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现行统计方法基尼系数的推算及结果 [J].
钱敏泽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 (11) :5-10
[2]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 [J].
张中华 .
管理世界, 2002, (04) :7-15
[3]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 [J].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 .
金融研究, 2002, (04) :1-12
[4]   中国股市资金流向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J].
高莉 ;
樊卫东 .
管理世界, 2002, (02) :10-18+153
[5]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J].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68) :2-11
[6]   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问题、对策 [J].
李国疆 .
经济问题探索, 2002, (02) :64-68
[7]   我国储蓄转化投资问题研究 [J].
李栋文 .
金融研究, 2001, (09) :85-92
[8]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J].
李斌 .
金融研究, 2001, (07) :10-17
[9]   近年来我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困境分析及其对策思考 [J].
赵平 ;
王霞 .
国际金融研究, 2000, (09) :67-71
[10]   储蓄存款分流与货币结构变动 [J].
武剑 .
金融研究, 2000, (04)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