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和开拓研究

被引:26
作者
陶卓民
卢亮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中国江苏南京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区域旅游形象; 设计驱动机制;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5.05.032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区域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和评价[1],设计具有鲜明特色,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研究探讨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的驱动机制,通过分析自然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等地方性特征以及旅游客源市场受众调查,进行了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定位,提出了包括整体形象、口号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区域旅游形象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728 / 731+739 +7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吴文化读本.[M].朱永新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吴越文化论丛.[M].陈桥驿著;.中华书局.1999,
[3]  
旅游地形象策划.[M].李蕾蕾著;.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  
旅游地学的理论与实践.[M].陈安泽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98,
[5]  
现代社会心理学.[M].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   旅游形象口号的作用机理与创意模式初探 [J].
李燕琴 ;
吴必虎 .
旅游学刊, 2004, (01) :82-86
[8]   旅游地形象资源的理论认知与开发对策 [J].
李想 ;
黄震方 .
人文地理, 2002, (02) :42-46
[9]   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 [J].
吴必虎 ;
宋治清 .
经济地理, 2001, (04) :496-499+512
[10]   论旅游地形象发生发展中的几个“效应”问题及其实践意义 [J].
张安 .
旅游学刊, 2001, (03) :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