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基于IDEA的经验分析

被引:22
作者
杨文举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产业经济研究院 重庆
关键词
适宜技术理论; 地区经济差距; 技术效率; 跨期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10.19361/j.er.2008.03.00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适宜技术理论的新近观点,本地化技术进步、适宜技术条件和不同投资率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绩效。从经验分析上看:1990-2004年,中国省份经济增长中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本地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无效率现象,而且省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一起主导了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省际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在这种差距扩大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省际资本深化的差异却在其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实施技术能力建设和进行适宜技术选择,是中国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985-1006
[3]   中国地区发展差异的再检验:要素积累抑或TFP [J].
李静 ;
孟令杰 ;
吴福象 .
世界经济, 2006, (01) :12-22
[4]   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 [J].
陈钊 ;
陆铭 ;
金煜 .
世界经济, 2004, (12) :25-31+77
[5]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6]  
适宜技术、人力资本积累与长期增长[J]. 邹薇,代谦.南大商学评论. 2004(02)
[7]   技术选择、技术扩散与经济收敛 [J].
林毅夫 ;
董先安 ;
殷韦 .
财经问题研究, 2004, (06) :3-10
[8]  
适宜技术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D]. 杨文举.武汉大学. 2006
[9]  
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邓翔著, 2003
[10]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