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补偿与减贫扶贫

被引:4
作者
方兰
屈晓娟
王超亚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南水北调; 生态补偿; 扶贫减贫;
D O I
10.19709/j.cnki.11-3199/f.2014.08.02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由于现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陕南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出现了减贫扶贫制约性因素,亟须从法律健全、机制建设、资金落实、人文关怀、生态移民、生态产品扶持等方面构建有保障的长效机制,做好生态补偿式扶贫。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陕南地区避灾移民搬迁的资金来源问题及其破解 [J].
张鹏洋 ;
李卓 ;
何得桂 .
经济师, 2013, (07) :175-177
[2]   国内外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J].
胡小飞 ;
傅春 ;
陈伏生 ;
廖志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11) :1395-1401
[3]   生态补偿式扶贫的机理分析与长效机制研究 [J].
徐丽媛 ;
郑克强 .
求实, 2012, (10) :43-46
[4]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分析与创新探讨 [J].
温锐 ;
刘世强 .
求实, 2012, (04) :42-46
[5]   发展方式转变与减贫关系研究 [J].
张琦 ;
任航 ;
罗拓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 14 (01) :13-19
[6]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为例 [J].
俞海 ;
任勇 .
资源科学, 2007, (02) :28-33
[7]  
地区贫困与贫困地区开发.[M].邹德秀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