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63
作者
刘文新
张平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长春
关键词
互联网;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中国;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3.04.003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问题。从网络普及率、网络信息资源丰度及互联网商业应用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并设计了互联网发展指数(IDI)、从人均的角度反映互联网发展的综合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梯度不同的是,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稍高于中部地区;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同样显著,按照IDI值大小被划分为6个等级。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素质水平、区域信息和知识生产能力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也较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98 / 4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地域结构研究 [J].
王如渊 ;
金波 .
人文地理, 2002, (06) :89-92
[2]   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综述与展望 [J].
汪明峰 ;
宁越敏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6) :855-863
[3]   国外赛博地理学研究进展 [J].
蒋录全 ;
邹志仁 ;
刘荣增 ;
甄峰 .
世界地理研究, 2002, (03) :92-98
[4]   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 [J].
刘卫东 .
地理研究, 2002, (03) :347-356
[5]   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 [J].
胡鞍钢 ;
周绍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3) :5-12
[6]   计算机网络信息空间(Cyberspace)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张捷 ;
顾朝林 ;
都金康 ;
周寅康 ;
甘萌雨 .
地理科学, 2000, (04) :368-374
[7]   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 [J].
H·巴凯斯 ;
路紫 .
地理学报, 2000, (01) :104-111
[8]  
关注中国数字鸿沟[M]. 科学出版社 , 冷德熙主编, 2002
[9]  
网络社会的崛起[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 2001
[10]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