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文本的优化及其路径选择——以《反垄断法》修订为背景

被引:15
作者
金善明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反垄断法; 文本规范; 垄断规制; 竞争秩序;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9.02.007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在打击垄断、维护竞争方面着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经济形势变化、简约型立法思维以及法律解释机制局限性等原因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文本在实践中时常呈现出规范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缺陷,无法有效满足垄断规制的规范诉求。通过对我国反垄断实践进行总结和梳理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文本存在着诸如语辞表达过于原则、逻辑结构不周延以及规范回应性不足等结构性问题,难以凭借法律解释机制予以弥补或解决,因而适时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订工作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修法应当强化竞争政策在我国经济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但不宜无限放大反垄断法的功能与边界,而应维护其纯粹性,尊重立法宗旨并优化相应的制度安排。因此,理顺逻辑、弥补缺陷、消减错位条款等具体举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文本优化的路径选择,这不仅有利于消弭文本规范的结构性缺陷,而且能够有效回应我国垄断规制的制度需求,从而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文本更好地适应垄断规制需求、促进经济治理效益最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论反垄断法解释的知识转型与方法重构 [J].
江山 .
现代法学, 2018, 40 (06) :64-78
[2]   反垄断法实施的逻辑前提:解释及其反思 [J].
金善明 .
法学评论, 2013, 31 (05) :16-24
[3]   竞争政策:经验与文本的交织进化 [J].
史际春 ;
赵忠龙 .
法学研究, 2010, 32 (05) :104-112
[4]   论反垄断法规则模糊性的原因 [J].
李剑 ;
廖红伟 .
当代法学, 2010, 24 (05) :118-124
[5]   法律修辞(学)与法律方法论 [J].
陈金钊 .
西部法学评论, 2010, (01) :1-6
[6]   “国家—市场”尺度下的反垄断法三十年——迈向“自治-回应”型法 [J].
黄勇 ;
江山 .
法学论坛, 2008, (03) :13-19
[7]   论反垄断法与行业监管法的协调关系 [J].
杨东 .
法学家, 2008, (01) :22-25+4
[8]   并非权宜之计——完善我国竞争法及竞争机制的思考 [J].
王晓晔 .
国际贸易, 2003, (10) :39-42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 学习出版社 , 中共中央宣传部, 2018
[10]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