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名义工资粘性程度的估算

被引:24
作者
徐建炜 [1 ]
纪洋 [2 ]
陈斌开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3]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名义工资粘性; 凯恩斯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完成了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名义工资粘性程度的首次估算,发现中国的名义工资粘性处于世界较低水平。这具有重要的宏观政策含义:一方面表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经济波动的特性,另一方面说明中央银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带来物价水平上涨,而不是产出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区分了劳动者的收入、工龄、户口、企业类型、行业等特征,对不同人群的工资粘性进行了细致测算。进一步,本文创新地区分并估算了名义工资的向上粘性与向下粘性,发现自2002年以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向下粘性不断增大,而向上粘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扩张型货币政策能刺激就业吗?——刚性工资模型下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分析 [J].
王君斌 ;
薛鹤翔 .
统计研究, 2010, 27 (06) :7-16
[2]   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 [J].
许伟 ;
陈斌开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3) :969-994
[3]   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 [J].
李浩 ;
胡永刚 ;
马知遥 .
经济研究, 2007, (05) :17-26+41
[4]   制造业中农民工用工短缺:基于粘性工资的一种解释 [J].
王仕豪 ;
张智勇 .
中国人口科学, 2006, (02) :58-64+96
[5]   中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实施过程和传导效果的比较分析 [J].
唐安宝 ;
周建平 ;
刘志超 .
南方金融, 2005, (06) :22-25
[7]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998-2002 [J].
谢平 .
金融研究, 2004, (08) :1-20
[8]   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 [J].
宋小川 .
经济研究, 2004, (07) :91-96
[9]   中国实际经济周期:一个基本解释和理论扩展 [J].
卜永祥 ;
靳炎 .
世界经济, 2002, (07) :3-11+80
[10]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产出、物价间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刘斌 .
金融研究, 2002, (07)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