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被引:18
作者
田士强
王任直
李桂林
王欣
张波
姚勇
窦万臣
孔燕国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脑缺血; 模型,外科; 迷走神经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改进SD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 1%的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动物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采用 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完成手术 ,1组不分离迷走神经节 ,不结扎翼腭动脉 ;2组分离保护迷走神经节、结扎翼腭动脉 ;3组分离并保护迷走神经节 ,但暂时阻断翼腭动脉。 1、2和 3组的手术死亡率分别为 33%、7%和 10 % (P <0 0 5 ) ,成功率分别是 6 0 %、80 %和 85 % ;与 1、2组相比 ,3组的手术费时短 (P<0 0 1)、创伤小。因而分离并保护迷走神经节是降低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从而成功制作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49 / 4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作方法的改进 [J].
窦万臣 ;
王任直 ;
张波 ;
张晓波 ;
李桂林 ;
田士强 ;
姚勇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4, (02) :81-84
[2]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与探讨 [J].
曹勇军 ;
程彦斌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1, (02) :95-97
[3]   改良的短暂局灶性大鼠脑缺血模型 [J].
袁琼兰 ;
李瑞祥 ;
羊惠君 ;
张光鹏 .
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8, (02) :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