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

被引:229
作者
韦路
丁方舟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研究; 新媒体时代; 传播研究转型; 新媒体事件; 文化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新媒体时代以来,社会传播现实的变化带动了传播学界的观念变化,促使传统的"媒介—受众"关系研究不断向"新媒介—用户"关系研究转变。新媒体技术诞生的初期,乐观的技术决定论经常占据主导地位,而当新媒体技术扩散和采纳的比例逐渐提高,学者们又总是适时地转向社会塑造论,探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何以在社会历史情境中产生社会影响,进而推动社会塑造的进程。在中国社会语境下,新媒体事件的传播实践成为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独特而具有影响力的传播现象,吸引了大批华人传播学者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属于个案研究,或以西方理论解释中国情境,未能阐明基于中国新媒体环境的新传播机制究竟如何作用。为此,应将诠释研究范式带来的传播研究的"文化转向"更好地融入新媒体研究中,借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深描"新媒体事件在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中所建构的特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生活的意义.[M].(美) 亚历山大 (Alexander;J.C.)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媒体现代.[M].马杰伟; 张潇潇;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  
软实力与中国梦.[M].李希光;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1,
[4]  
传播技术研究与传播理论的范式转移.[M].韦路;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  
再度发言.[M].胡翼青;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6]  
作为文化的传播.[M].(美)詹姆斯·W.凯瑞(JamesW.Carey)著;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7]  
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创新的扩散.[M].(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EverettM.Rogers)著;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  
文化的解释.[M].(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著;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