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缺口总指数的构造、分解与应用

被引:8
作者
徐映梅 [1 ]
张提 [1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 山东财经大学
关键词
贫困缺口总指数; 因素分解; 精准减贫;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6.07.001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构造了一个新贫困指数PG,通过对PG指数的因素分解及衍生指数的构造,提出了一些重要贫困指标的预测和推算办法。基于CHNS 1991—2011年跨度20年的8轮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农村总贫困缺口率呈现年均6.39%的缩减率,其主要原因是贫困人口总规模递减,而另外两个因素,即平均贫困缺口水平和贫困差异度则呈现年均小幅上升趋势,表明减贫质量不容乐观;以现有减贫模式对我国农村2020年的平均贫困缺口水平、贫困不平等程度、贫困规模等指标进行预测显示,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采用精准减贫,重心在于提升贫困人口获取收入的能力和缩小贫困不平等程度的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消费视角贫困标准构建研究 [J].
徐映梅 ;
张提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 (01) :12-20+29
[2]   我国农村贫困程度的测算与分析:基于基尼思想的一种新贫困强度率指数(G)的构建 [J].
李金叶 ;
冯振华 ;
贾士杰 ;
水洲 .
经济经纬, 2013, (06) :30-35
[3]   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研究 [J].
洪兴建 ;
邓倩 .
统计研究, 2013, 30 (05) :25-30
[4]   中国贫困的动态分析——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 [J].
林燕娜 .
时代金融, 2013, (12) :117-118
[5]   中国农村贫困变动:1981-2005——基于不同贫困线标准和指数的对比分析 [J].
张全红 ;
张建华 .
统计研究, 2010, 27 (02) :28-35
[6]   收入增长、不平等和贫困——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 [J].
朱农 ;
骆许蓓 .
中国人口科学, 2008, (02) :12-23+95
[7]   贫困指数:构造与再造 [J].
陆康强 .
社会学研究, 2007, (04) :1-22+243
[8]   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 [J].
胡兵 ;
赖景生 ;
胡宝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5) :33-42
[9]   反贫困效果的模型分解法及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证分析 [J].
洪兴建 ;
高鸿桢 .
统计研究, 2005, (03) :40-44
[10]   Consistent and Transparent? The Problem of Longitudinal Poverty Records [J].
Walters, Bernard ;
Marshall, Richard ;
Nixson, Frederick .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012, 43 (04) :89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