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9
作者
王德显 [1 ]
王跃生 [2 ]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智能制造; 两化融合; 企业制度; 创新驱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智能制造研究刚刚起步。基于劳动力短缺、要素成本高昂、贸易摩擦频繁、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相互融合等因素,日本提出产学研联合发展智能制造系统,并给出了该系统的内容、使命和目标。成立之初的IMS系统有丰田、东芝、三菱等大企业参与。但由于互联网普及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日本智能制造发展效果不佳。总结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主要有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企业制度僵化、行政体制弊病束缚、企业对创新战略重视不够四个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汲取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教训,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应从构筑互联网基础设施、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并举激发企业活力、释放体制改革红利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等方面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J].
王德显 .
税务与经济, 2016, (01) :9-15
[2]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J].
周济 .
中国机械工程, 2015, 26 (17) :2273-2284
[3]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现存问题及发展思路 [J].
王影 ;
冷单 .
经济纵横, 2015, (01) :72-76
[4]   聚焦德国“工业4.0” 智能制造带来巨大商机 [J].
贝塔·彭泽 .
中国中小企业, 2014, (09) :68-69
[5]   《智能制造系统》计划发展前景堪忧 [J].
林捷 .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3, (11) :14-16
[6]   中、美、日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 [J].
马月才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5) :22-27
[7]   日本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衰退的原因和前景 [J].
田中景 ;
池元吉 .
日本学刊, 2000, (03) :64-77
[8]   论日本的产业空洞化及其影响 [J].
陈继勇 ;
谭红平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01) :48-55
[9]   美日重视发展智能制造技术 [J].
雷呜,杨叔子 .
机械与电子, 1994, (06) :39-40
[10]   日本制造业生产管理的CIM时代 [J].
吴迪 .
外国经济与管理, 1994, (09)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