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中公私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70
作者
胡改蓉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PPP; 合作伙伴关系; 利益冲突; 法律协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PPP模式的本质在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度设计者希冀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二者间的互助共赢。但实践中的PPP模式却存在着公益牵制私益、私益"锁定"公益的冲突与博弈。就法律层面而言,对于二者利益的协调必须跳出公法与私法二元思维模式的束缚,过于强化私法容易导致公共利益的削弱,而偏重公法又无法调动私人资本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因此,理性的PPP法律制度设计应在PPP特许经营协议的制定、修改以及权利配置的过程中注重公益因素的考量与嵌入;同时,又应以投资回报率的合理确定、市场需求的适度保证、价格机制的公平设置为主线对私益予以充分的尊重与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PPP主体关系中的政府:角色定位与行为机制框架 [J].
王东 .
中国政府采购, 2015, (03) :74-79
[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与功能 [J].
贾康 ;
孙洁 .
中国政府采购, 2014, (06) :12-21
[4]   论民营化后公用事业规制的公益目标 [J].
高俊杰 .
现代法学, 2014, 36 (02) :91-98
[5]   美国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及其启示 [J].
常江 .
政治与法律, 2014, (01) :153-160
[6]   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 [J].
叶晓甦 ;
徐春梅 .
软科学, 2013, 27 (06) :6-9
[7]   德国“担保国家”理念评介 [J].
李以所 .
国外理论动态, 2012, (07) :26-32
[8]   公用事业公私合作合同的法律属性与规制路径——基于经济法视野的考察 [J].
邓敏贞 .
现代法学, 2012, 34 (03) :71-78
[9]   政府业务委托外包的行政法认识 [J].
王克稳 .
中国法学, 2011, (04) :78-88
[10]   公私部门合作中的风险分配:理想、现实与启示 [J].
陈琤 .
公共行政评论, 2010, 3 (05) :175-19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