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中东急流对中国西南地区覆冰形成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曲巧娜 [1 ]
李栋梁 [1 ]
熊海星 [2 ]
金西平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关键词
西南地区; 覆冰; 大气环流; 中东急流; 中亚低槽活动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西南地区(25°N~35°N,95°E~110°E)96个常规气象观测站1961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逐日气象要素资料,利用同时满足地面日最低气温在-10~1℃、相对湿度大于80%、日照时数小于等于2个小时这三个条件,计算1月中国西南地区覆冰日数。利用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分析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强覆冰年时欧亚地区500hPa高度距平场为"北高南低"、中高纬地区"西高东低"、中低纬地区"西低东高"的形势,乌拉尔山高压脊、里海东部低压槽、副热带高压均偏强,有利于冷暖空气在西南地区强烈交汇,是西南地区形成覆冰的基本条件;冬季中东急流强,则有利于西南地区覆冰的形成,相关最好的区域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贵州省大部分地区、云南省北部与西藏东南部交界处、陕西省西南部以及川西二郎山附近,这些均是最易发生严重覆冰的区域;500hPa中亚低槽活动,将中东急流变化与西南地区覆冰强弱紧密的联系了起来;前期12月北大西洋百慕大群岛附近海表温度的异常偏低是1月中东急流异常偏强的重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2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我国西南地区电线覆冰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异常分析 [J].
曲巧娜 ;
李栋梁 ;
杨绚 ;
刘渝 ;
郭跃明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641-650
[2]   西南地区覆冰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及综合评估 [J].
赵晓萌 ;
李栋梁 ;
熊海星 ;
金西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5) :802-813
[3]   冬季中东急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李忠贤 ;
曾刚 .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11 (03) :354-359
[4]   冬季中东急流与中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李忠贤 ;
曾刚 ;
邓伟涛 .
气象科学, 2010, 30 (03) :301-307
[5]   2008年1月中国低温与北大西洋涛动和平流层异常活动的联系 [J].
谭桂容 ;
陈海山 ;
孙照渤 ;
邓伟涛 .
大气科学, 2010, 34 (01) :175-183
[6]   中国南方2008年1月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J].
丁一汇 ;
王遵娅 ;
宋亚芳 ;
张锦 .
气象学报, 2008, (05) :808-825
[7]   我国南方冬季异常低温和异常降水事件分析 [J].
张自银 ;
龚道溢 ;
郭栋 ;
何学兆 ;
雷杨娜 .
地理学报, 2008, (09) :899-912
[8]   海温异常对2008年1月中国气候异常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刘少锋 ;
陈红 ;
林朝晖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500-509
[9]   2008年1月我国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与东亚季风系统异常的关系 [J].
顾雷 ;
魏科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405-418
[10]   前期海洋热状况异常影响2008年1月雪灾形成的初步研究 [J].
付建建 ;
李双林 ;
王彦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04) :47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