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资本市场、预防性储蓄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李俊青 [1 ]
韩其恒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2]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不完全资本市场; 预防性储蓄; 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0.01.016
中图分类号
F832.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假设不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个体的"自我保险"为持币的主要动机,在总体风险和个体风险的框架下,讨论了通货膨胀对异质个体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有很强信贷约束的不完全资本市场国家,本方法比传统基于MIU和CIA的模型更能反映通货膨胀对中国居民福利的影响。传统的方法低估了对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中个体的通货膨胀福利成本。此外研究还表明,平均失业期对个体造成的通货膨胀成本影响很大。那些没有储蓄计划个体的出现减少了所有个体的平均福利。通过对总体风险的讨论,我们发现较高的失业率(平均失业期)将大大增加通货膨胀的成本,而工作分享计划则是一种降低通货膨胀成本的好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21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我国城镇居民投资组合选择的动态模拟研究 [J].
赵晓英 ;
曾令华 .
金融研究, 2007, (04) :72-86
[2]   中国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研究 [J].
陈彦斌 ;
马莉莉 .
经济研究, 2007, (04) :30-42+159
[3]   失业保险是否会造成长期失业?运用生存模型对青岛市失业者的经验研究 [J].
马驰骋 ;
王元月 ;
李然 ;
刘振宇 .
南方经济, 2006, (01) :48-60
[4]   失业救济金与中国城镇人口失业持续时间 [J].
杜凤莲 ;
刘文忻 .
经济科学, 2005, (04) :18-28
[5]   通货膨胀与社会福利损失 [J].
龚六堂 ;
邹恒甫 ;
叶海云 .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08) :3-10
[6]   混合型通货膨胀的生成路径及其社会福利成本 [J].
王再文 ;
李刚 ;
李远富 .
经济问题, 2004, (12) :15-17
[7]   通货膨胀福利成本与消费攀比 [J].
陈利平 .
经济学(季刊), 2003, (02) :573-590
[8]   “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实证检验 [J].
刘金全 ;
邵欣炜 ;
崔畅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1) :108-111
[9]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J].
谢赤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02) :16-18
[10]   中国城市的失业、消费平滑和预防性储蓄 [J].
孟昕 ;
黄少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1, (06) :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