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10
作者
张永涛 [1 ]
谷秀杰 [2 ]
王友贺 [2 ]
高媛媛 [2 ]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局
[2] 河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大雾; 要素场; 物理量场;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09.03.006
中图分类号
P426.4 [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地面观测和探空资料以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12月25-27日河南省北部大雾的成因,结果表明:由于降水后低层相对湿度较大,大气层结稳定,地面处在均压场里,风速较小,且大气低层为弱的上升运动、中高层为强的下沉运动,有利于低层水汽聚集,使湿层达到一定的厚度,从而使垂直能见度变差,雾的浓度变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07年初一次雪后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曹治强 ;
方翔 ;
吴晓京 ;
李小龙 .
气象, 2007, (09) :52-58
[2]   近10年武汉市大雾变化特征及2006年一次大雾个例分析 [J].
李才媛 ;
韦惠红 ;
王东阡 .
暴雨灾害, 2007, (03) :241-245
[3]   西峡县持续大雾的成因分析 [J].
徐艳玉 ;
刘冬艳 ;
禹相杰 .
河南气象, 2006, (03) :52-52
[4]   潍坊市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王善芳 ;
刘桂才 ;
周树华 ;
王萌 .
河南气象, 2006, (03) :54-55
[5]   漯河市秋冬季大雾天气模型及预报 [J].
王颖 ;
胡燕平 ;
惠付梅 ;
董羽仑 ;
殷广亚 ;
程锦霞 ;
黄金萍 ;
白红霞 .
河南气象, 2006, (02) :43-44
[6]   华北平原雾发生的气象条件 [J].
毛冬艳 ;
杨贵名 .
气象, 2006, (01) :78-83
[7]   河北省中南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J].
王丽荣 ;
连志鸾 .
气象, 2005, (04) :65-68
[8]   1994年11~12月郑州多雾的原因 [J].
王魁山,李俊亭 .
河南气象, 1995, (02)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