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财产权与民法财产权的分工与协同

被引:35
作者
李龙
刘连泰
机构
[1] 浙江大学法学院
[2] 浙江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3] 浙江杭州
[4] 博士研究生
关键词
宪法财产权; 民法财产权; 消极权利; 积极权利;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3.06.007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宪法财产权和民法财产权既有分工 ,又有协同 ,它们共同促进人类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 ,从而为我们进入真正的自由王国奠定物质基础。我国财产权保护制度存在着体系性缺失 ,应该按照先修改宪法财产权制度 ,后完善民法财产权制度的步骤重塑。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2]   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与制约 [J].
赵世义 .
法学评论, 1999, (03) :10-16+98
[3]   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J].
林来梵 .
法学, 1999, (03) :15-22
[4]  
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日)我妻荣著, 1999
[5]  
传统与中国人[M].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刘再复, 1999
[6]  
财产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F.H.劳森(F.H.Lawson), 1998
[7]  
法律的经济分析[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A.Posner)著, 1997
[8]  
资本主义与自由[M]. 商务印书馆 ,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ionFriedman)著, 1986
[9]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法]卢梭(J·J·Rousseu), 1980
[10]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 人民出版社 , 恩格斯 著,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