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生态区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96
作者
王旭 [1 ]
李贞宇 [1 ]
马文奇 [1 ]
张福锁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生态区; 小麦; 增产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的化肥增产效应,为小麦进一步增产和提高化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数据,通过化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施肥的增产效应及其变化特点。【结果】各区域施肥量水平较高且差异明显,其中黄淮海区施肥量最高,为383 kg.hm-2;北部高原区施肥量最低,为233 kg.hm-2。西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化肥增产作用高于北部高原区和黄淮海区。化肥偏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是西北区,为23.9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17.4 kg.kg-1。化肥农学效率的最高的地区是西北区,为9.7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4.2 kg.kg-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长江中下游区和西北区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1.6%和5.6%,而黄淮海区和北部高原区分别降低了46.0%和12.4%;北部高原区和西北区的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3.7%和10.4%;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分别降低了38.6%和6.24%。【结论】各区域小麦施肥水平明显提高且差异加大,化肥增产作用仍很显著,增产效应差异明显,粮食低产区不一定是化肥高效区。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养分效率仍然是各区域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469 / 24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农户小麦施肥水平和效应的评价 [J].
张卫峰 ;
马文奇 ;
王雁峰 ;
张福锁 .
土壤通报, 2008, (05) :1049-1055
[2]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3]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中国粮食安全 [J].
王激清 ;
马文奇 ;
江荣风 ;
张福锁 .
资源科学, 2008, (03) :415-422
[4]   中国土壤和植物养分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 [J].
张福锁 ;
崔振岭 ;
王激清 ;
李春俭 ;
陈新平 .
植物学通报, 2007, (06) :687-694
[5]   Cereal area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re drivers of future nitrogen fertilizer consumption [J].
Achim Dobermann ;
Kenneth G.Cassman .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05, (S2) :745-758
[6]   关于化肥是污染物的误解 [J].
王圣瑞 ;
颜昌宙 ;
金相灿 ;
侯文华 .
土壤通报, 2005, (05) :161-164
[7]   中国西北地区肥料使用和生产现状及问题 [J].
刘全清 ;
张卫锋 ;
杜森 ;
马文奇 ;
张福锁 .
磷肥与复肥, 2005, (05) :69-73
[8]   关于化肥对作物产量贡献的评估问题 [J].
奚振邦 .
磷肥与复肥, 2004, (03) :68-71
[9]   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和化肥增产效率的区域分异 [J].
曾希柏 ;
陈同斌 ;
林忠辉 ;
胡清秀 .
地理学报, 2002, (05) :539-546
[10]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J].
陈同斌 ;
曾希柏 ;
胡清秀 .
地理学报, 2002, (05) :53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