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宪政”:理解中国宪法的财政权力配置视角

被引:13
作者
欧树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政治分工; 内部制约; 财政权力配置; 动态宪法; 宪法规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如果说政治权力的配置是宪政体制的核心,那么作为任何政治共同体存活须臾离不开的血液,财政权力就是最不可或缺的政治权力,财政权力配置堪称所有政治体制大厦的根基。财政权力配置有自身对权力的政治分工和权力制约规则,财、人、事的合力决定着其他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及其实效。收入、支出、转移支付、预算、决算和审计六项制度及其运行机制组成的财政权力配置,以宪法、税法、预算法、转移支付法等宪法性法律为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可能"看得见的宪政",也是最关键的宪法实践。由是观之,1994年的中国分税制改革,前所未有地重新配置了共和国的财政权力,可以说是中国宪法实践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转型。而围绕分税制改革及其实效、历时三十余年、今天仍在持续的社会大辩论,也表明有必要从静态宪法观转向动态宪法观,把宪政视为不断自我修补、永远臻于完善的动态过程,这将有助于发现鲜活的中国宪法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990 / 1013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39
[3]   走向“预算国家”——财政转型与国家建设 [J].
王绍光 ;
马骏 .
公共行政评论, 2008, (01) :1-37+198
[4]   从税收国家到预算国家 [J].
王绍光 .
读书, 2007, (10) :3-13
[5]   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 [J].
周飞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00-115+205
[6]   司法过程与民主过程 [J].
赵晓力 .
法学研究, 2004, (04) :117-122
[8]   财政危机中的宪政问题 [J].
张守文 .
法学, 2003, (09) :38-47
[9]   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 [J].
王绍光 .
战略与管理, 2002, (03) :47-54
[10]  
看不见的宪法[M]. 法律出版社 , (美) 却伯 (Tribe,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