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变动趋势研究:2003—2011

被引:41
作者
邓峰
孙百才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 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是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而言,只有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质量可被政策制定者和高等学校进行干预,才能成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突破口。但以往能综合考虑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个体层面因素对大学生就业作用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此外,自高校扩招以来,不但大学生的供给不断增加,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也在发生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教育质量也处于不断调整与改进的状态。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纵贯数据进行趋势研究,不但可以考察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还可以通过逐年比较来了解各种因素对就业结果影响的变动趋势,从而更好地为高等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提供针对性建议。基于2003-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并利用多层线性交互分类模型对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学校类型对毕业生就业并没有表现出稳定而显著的作用;第二,在学历层次方面,专科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好转,本科生和研究生相对于专科生的就业优势逐渐消失;第三,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是影响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重要内在因素。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工科毕业生的就业概率要显著高于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优势越来越明显;第四,高等教育质量对毕业生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强。上述发现意味着,可以通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但是政策实施主体应有差异:对于高校类型以及学历层次,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调整;但对于学科结构的调整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管理部门则应该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高等教育质量与高校毕业生起薪差异分析 [J].
邓峰 .
教育研究, 2013, 34 (09) :42-49
[2]   高校扩招使得个体就业状况更糟糕吗? [J].
孙志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2) :108-115
[3]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J].
孟大虎 ;
苏丽锋 ;
施璐璐 .
经济学动态, 2012, (01) :86-90
[4]   替代还是互补——大学生就业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联合作用机制研究 [J].
赖德胜 ;
孟大虎 ;
苏丽锋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1) :13-31+187
[5]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2003~2011 [J].
岳昌君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0 (01) :32-47+188
[6]   扩招背景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J].
武毅英 ;
杨珍 .
高校教育管理, 2011, 5 (06) :81-85
[7]   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 [J].
郑功成 .
中国劳动, 2006, (04) :17-19
[8]   高校毕业生为何跨省就业 [J].
岳昌君 ;
周俊波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02) :34-41
[9]   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J].
岳昌君 ;
文东茅 ;
丁小浩 .
管理世界, 2004, (11) :5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