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度量及趋势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15
作者
斯蔼 [1 ]
林年丰 [1 ]
汤洁 [1 ]
王娟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法; 可持续发展; 量化研究; 趋势预测;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6.03.008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度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在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吉林省西部大安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运用RS—GIS集成技术,借助ERDAS,ARCGIS等专业软件提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数据,结合静态数据资料,对大安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大安市的生态需求大于生态供给,生态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人均生态赤字为0.56hm2,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预测,到2010年,大安市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22hm2,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安市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刘军 ;
高力平 .
吉林水利, 2003, (09) :32-33+35
[2]   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 [J].
尤飞 ;
钟有丽 ;
王传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43-749
[3]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4]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
[5]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6]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7]  
邱大雄 主编.能源规划与系统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