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国际网络空间新秩序

被引:4
作者
芮必峰
张冰清
机构
[1]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网络主权; 网络自治; 网络霸权; 网络空间新秩序;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7.06.001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50302 ;
摘要
网络空间治理的核心是治理权归属问题。"互联网自治"作为最初占据主流地位的治理思想,在实践上是失败的。"互联网自治"暗含的理论前提是技术决定论,但技术与社会实际上是整体性下的互动关系。在网络空间治理问题上以"自治"为名,实际上掩盖了网络治理中的霸权和独裁。唯有建立新秩序,实质上打破网络霸权,才能在网络空间实现更广大地区更多人的利益和自由。今天对"互联网主权"的捍卫与对网络空间新秩序的追求,与当初"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运动本质上类似。作为负责任的新兴大国,中国倡导建立国际网络空间新秩序。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世界范围内网络主权的主要观点综述 [J].
朱诗兵 ;
张学波 ;
王宇 ;
刘韵洁 .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 (06) :89-93
[3]   网络空间主权的治理模式及其制度构建 [J].
张新宝 ;
许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8) :139-158+207
[4]   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教训 [J].
卡拉诺顿斯登 ;
徐培喜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3, 35 (06) :64-68
[5]  
“网络独立宣言”[J]. 约翰·P.巴洛,李旭,李小武.清华法治论衡. 2004(00)
[6]   技术决定还是社会决定:冲突和一致———走向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社会理论 [J].
李三虎 .
探求, 2003, (01) :37-45
[7]  
浪潮之巅[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吴军, 2011
[8]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编写,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