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上人的尊严的规范分析

被引:28
作者
李海平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的尊严; 人格尊严; 概括性人权条款; 基本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宪法上人的尊严的主体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自由、自主、平等和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是宪法上人的尊严的基本内容;人的尊严的约束对象既包括国家公权力也包括社会公权力。学界将我国宪法第38条人格尊严条款作为人的尊严的规范依据难以成立。实际上,人的尊严在我国宪法上有三方面的规范依据,分别为宪法第33条第3款的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宪法列举权利体系和作为宪法渊源的国际人权法上人的尊严的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尊严与自由:宪法的价值灵魂——评艾伯乐的《尊严与自由》 [J].
马平 .
环球法律评论, 2010, 32 (01) :153-160
[3]   人的尊严与人格尊严——兼论中国宪法第38条的解释方案 [J].
林来梵 .
浙江社会科学, 2008, (03) :47-55+126
[4]   人格尊严的宪法意义 [J].
刘志刚 .
中国法学, 2007, (01) :37-44
[5]   论司法对行业自治的介入 [J].
黎军 .
中国法学, 2006, (04) :69-78
[6]   宪法上“人的尊严” [J].
李累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6) :129-136
[7]  
人权论集[M]. 吉林大学出版社 , 邱本, 2009
[8]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德]康德(Kants, 1986
[9]  
政治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1965
[10]  
国际人权法与政治入世[OB/EL] .2 黄金荣. 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sp?id=1416 . 2010